2051 字
10 分钟
AI会夺走你的批判性思维吗?
2025-04-12
加载中...

2025年4月12日 | DeepSeek-R1发布后的第82天

DeepSeek-R1到今天已经发布82天了。这几个月,我一直在用它替代GPT。得益于它又快又低价的特点,我用大模型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。但是每当DeepSeek出现服务器繁忙的时候:

我盯着网页加载的圈圈,面对着喂给DeepSeek的一本本文献和一篇篇论文pdf。我只愿一遍遍地刷新重试——我根本提不起干劲来,在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来啃这些资料。

想一想,从我读《胡桃夹子》画本开始,到如今我已经和文字阅读打交道15年了。我曾经一度奉行“阅读-逻辑分析-反思和质疑”的思维链,但在大学入学以后,特别是我开始使用大模型的这一年半,我越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擅长曾经的习惯。我的思路越来越依赖大模型工具。这没有什么稀奇的,并且我身边就有和我情况类似的人!

警钟:AI正在让我变得懒惰#

一开始,我只是让 ChatGPT 帮我总结一份文件,或者翻译一外文文章,也许只是让他给我的代码加上注释。后来,我开始让他帮我从网上找资料。再后来,我开始让他帮我写代码、写论文、做PPT。

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!

我慢慢懒于阅读,哪怕那只是一篇很短的小文章,我也懒得去翻技术文档。既然AI可以帮我读文章,告诉我信息,既然AI无所不知,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解答我的问题,我干嘛还要费劲?

最后,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批判性思考问题了。因为我懒得验证,懒得质疑,我比想象中要严重依赖AI得多!

甚至,我几乎丢光了对文章的直觉和对代码运行的分析能力。现在,面对满屏的文字,我只会一键总结;面对代码报错,我只会复制粘贴到输入框,然后跪求AI能告诉我下一步。我简直就是人机,现在的我,无异于只是现实和大模型的人肉剪贴板。

以前,细细品味好文章时总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;每一次代码报错,我总能在翻技术文档,翻GitHub的issues,翻CSDN的过程中神奇地找到答案——我总能学到点什么东西。现在呢?我只能期望AI能理解我的报错并给我解决的答案,给我喂满嘴的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……

答案呼之欲出给我带来的是多巴胺分泌的奖赏,给我带来的是“就这”的蔑视。好久好久,也许我都没有意识到,这是一种空虚!

一次又一次,我只运行AI给出的代码,我只阅读AI提供的小结。如果代码无效,我就给AI更多上下文,然后再次询问;如果总结不够清晰,我就换一个AI,如法炮制。这是一个依赖性越来越强的循环。

最可怕的是什么?我正在开发一款又一款AI工具,我托管在服务器上的知识库越来越多,涉及二十五史的,涉及哲学和辩证法的,涉及法律法规的。我还做了好几个增强检索的demo,但我无法忽视:此消彼长的,不是我的文科技能的精深,不是我解决编程问题的能力提高,相反的,是削弱!

我安慰自己,AI时代,我必须成为AI的驾驶员,有了AI,我的学习变得更快,我更“牛逼”了。但是我根本没有意识到,我的批判性思考被“卸载”了。

真相:或许令人不安#

我们不可能依赖AI变成十倍于AI的大佬。

相反的,AI会让我们十倍于依赖它。

我们每天使用ChatGPT、Claude 和 DeepSeek,都是在拿我们长期的理解能力在和AI做交换,你获得的是跳过困难的能力,是短期的生产力,失去的,是长期的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,是明天投入再生产的潜能。

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,而不做出点什么改变,我们就有可能变成AI的巨婴,变成废物!

我们当中正在造就懂得活用AI但是除此以外毫无思考和理解的一代。每当AI出现问题,他们就变得无助。尽管当下人工智能的能力还不足以取代人类彻底的工作,但是随着他的进步,这种情况和趋势是必然的。其真正的问题不是AI是否会取代人类,而是我们是否会取代我们自己。

并且,当你如果我们在面对AI的无敌手面前,失去了批判性思维,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工具的主导权,还有人类生存本能的感知完整性和决策准确性。

单向度的人失去了批判性和超越性,成为肯定现存秩序的工具。

——马尔库塞

如果我们对人工智能越有信心,我们的批判性思考就越少。反之,如果我们对自己越有信心,就越有可能质疑输出结果、验证信息并深入思考任务。但问题在于,面对AI上帝,面对我们造出来的无所不能的上帝,我们沉浸其中:我们对人工智能的信心取代了对自我的信心,思维也随之消失。

我们必须对现存的一切事物保持批判性,容不得半点不加思索的信任,即使对方是上帝。

试想一下,哪怕只是AI的一个幻觉导致的一个翻译错误或者一个被篡改的文字。但是,你越是信任他,依赖他,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,你承担的风险就越大。

抗争:悄无声息的人机对战#

批判性思维的消失不会暴风骤雨。它会悄无声息地到来。也许只是一次次你依赖于AI编写的简短的报告,因为它们看起来更有效率,看起来更简洁;也许只是一次次你对AI的回答的无条件信任,因为AI的答案感觉更为专业。

直到,它不是!

只有当你因为AI的错误闯出弥天大祸,因为AI的依赖被现实的问题一次次的哑口无言。最后,你把一切问题归结于AI的时候,你才会意识到,你已经彻底输了。到那时,你引以为傲的能力不能帮你了,因为他已经“用进废退”了。

但是AI的大船已经启航了,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不可遏制了,放弃人工智能,是无稽之谈。

我决定给自己几条忠告:

  • 在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下,尝试解决那些还不能理解的问题
  • 坚持阅读超过2万字以上的长文
  • 在使用AI编程之前,先手搓一遍,再交给AI,而不是直接让他生成出东西来
  • 多更新公众号,多些独立输出和思考
  • 努力让我笔下的文字生动深度,尽管它们看起来低效一些

事情就是这样开始的。我们不需要抛弃人工智能。我们必须面对它,挑战它,打破它,质疑它。只要我们永远记得:你只是工具的使用者。你要批判性地思考,而不是让机器替你思考。

不过,老实说,我并不觉得自己会一直坚持。但是就如列宁同志论述十月革命的意义那样“重要的是,坚冰已经打破,航线已经开通,道路已经指明”!

AI会夺走你的批判性思维吗?
https://www.1949101.xyz/posts/ai/will-ai-take-away-your-critical-thinking/
作者
茶山山人
发布于
2025-04-12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